教育理论

当前位置:首页>他山之石>教育理论 >正文

家庭教育实用策略和方法之(七)有奖有罚

发布日期:2014-05-08 15:07:27 浏览量:4377

哲人说:“使人前进的最大一种刺激物,是一种成功的感觉。做了一点事的人,无论事情大小,只要他尝着一点成功的快乐,便会渴望再次成功的光荣”。
  因此,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进步,并且进行肯定和鼓励,那么孩子就会取得更大进步。
  1967年,在浙江温州海滨的一个凋蔽的小村子里,乡村医生蔡笑晚的第一个孩子呱呱落地了。此后,每隔一年或两年,蔡家都添一个孩子,直到1977年最后一个女儿出世,蔡笑晚有了六个孩子。
  蔡笑晚出了本书《我的事业是父亲》——他是一位把作“父亲”当作事业的人。虽是医生,但他最主要的事业是“父亲”,“父亲”这两个字眼因此多了分责任,多了分神圣,有了沉甸甸的分量。
40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,蔡笑晚的6个孩子都已长大,五个人读完了博士,一个是硕士毕业。
  老大:蔡天文,15岁读大学,1995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博士学位,现为美国宾州大学最年轻的终身教授;
  老二:蔡天武,14岁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,公派就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李政道主办的CASPER博士研究生,获激光物理博士学位,现在美国著名的高盛公司任副总裁;
  老三:蔡天师,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,曾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,现在国内发展;
  老四:蔡天润,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,曾被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录取为博士生,现在上海经营一家私立医院;
  老五:蔡天君,中国科技大学硕士,现在浙江省建设银行工作;
小女:蔡天西,14岁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,22岁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,现为哈佛大学最年轻的教授。
他教子成功的其中一个秘诀,就是“奖励存折”。蔡笑晚家给六个孩子每人一张“存折”。这个存折存的不是钱,而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、一点一滴的进步。逢年过节,孩子们就把存折上的数字兑换成零花钱,高高兴兴地挑选自己喜爱的东西。
  我国著名的“少年书法家”胡鄂,99年时他年仅14岁,就  获  得  了“中华美首届少儿书法大赛”金奖等45项大奖,举办了两次个人书法展览,不少作品被各地博物馆收藏,他的传略已被收入《国际书法艺术家辞典》等18部大型辞书中。胡鄂并非一个“天才”,他取得这样的成功与他的父亲从小对他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。
  孩子的兴趣很难有持续性,说变就变。胡鄂也不例外,他的父亲及时实施奖励政策(在家里开设一个红旗专栏,将儿子写得好的字挂在专栏里,每挂一幅作品就奖励5角钱。)另外再开展一些比赛(一家三口都写同样的一个字,排出名次,当然“第一名” 大多是胡鄂的),就这样父母运用着灵活的手段引导着胡鄂对书法的喜爱。孩子当然感兴趣呀,他练字变得非常自觉,不需要父母“站岗放哨”的陪着,只要一有空就练上几笔,有时在街上看到一些牌匾写得好的字,他都要在手上临摹两下,然后用笔记在本子上,回家反复练写,揣摩,直到心领神会。最终,小胡鄂的字越写越好,参加许多全国性的大赛都取得了成功。
  适时恰当的奖励,可以激发孩子进步的内驱力,其能量是巨大的,甚至是难以想象的。当然奖励不单指物质奖励,精神奖励有时效果更好。
  我有个女儿,今年25岁,大学毕业后现在北京一家游戏公司做策划。从小学到大学,我们从来就不怎么管学习,严格说是不看学习,而是用奖励政策引导其自觉学习。小学时候,只要是老师组织的考试,不论大考小考,只要单科达到90分,不管有多少人达到这个成绩,也不管排在什么名次,就奖励一份肯德基儿童套餐(孩子就喜欢这个),我给孩子准备了一个笔记本,专门记录获得奖励情况,只要孩子提出兑现奖励,不管天气如何,我都要带她去吃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再加上获奖次数太多,这个奖励已经作用不明显了。看到孩子喜欢国外动画大片,每取得一次成绩就买一张英文原版光盘。既调动了学习主动性,有提高了英文水平。记得孩子上学时,就盼着有考试,因为有机会获奖,实现自己平时难以实现的愿望。
  当然,光有奖励,没有惩罚,显然这样的激励政策是不完整的。
  孩子犯了错误,尤其是故意犯的比较严重的错误,就必须实施惩罚。要狠得下心,态度坚定,让孩子承担后果。
  孩子菲力克斯曾有几次起床太晚,但随后母亲赛里希夫人一次巧妙的惩罚便纠正了他的错误,她告诉菲力克斯,自己不能开车送他去学校,“我很遗憾,但这得怪你自己,你可以做出选择,是放弃你的早餐,还是想迟到。”明确适当的奖惩原则和方式是让正直、诚实、尽职尽责等观念深入孩子的心灵。让它们确确实实成为他们的行为准则。
  茨格拉夫人承认,“有时候作父母的内心也会在爱与公平之间摇摆犹豫,但是,不能因为孩子的借口而一味地迁就他的喜好,让他逃避责任。于是,如果孩子忘了把自己的脏衣服放进洗衣袋中,这只能意味着他还要继续穿脏衣服;而如果没有按规定整理好他的书柜,那么面对他喜爱的电视节目,我们也只能做出很‘遗憾’的决定。”
  美国《芝加哥快报》的编辑总监道格拉斯先生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,来中国做教育援助自愿者,他说了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。他与妻子芭芭拉在女儿琼妮4岁时离婚了,孩子由他抚养。他和女儿多次探讨什么是人的最宝贵的品质。琼妮5岁时,一天她把幼稚园里的拼图游戏板偷偷带回家。道格拉斯发现孩子撒谎后,就让她把玩具送回到幼稚园,并当面向老师道歉。回家后,让她选择惩罚内容:一是一个星期内不能吃冰淇凌;二是取消周日下午在中央公园的滑草游戏和野餐;三是在屁股上狠揍两巴掌。最后,女儿决定接受第三种惩罚。
  于是,道格拉斯给前妻芭芭拉打电话,请她回来当肉刑的“监刑官”。说到“监刑官”,道格拉斯说那是他与琼妮一起看电影《勇敢的心》,当华莱士走上行刑架时,行刑宫在一旁高喊:“请这位绅士体面地接受肉刑。”道格拉斯提醒女儿注意这个细节并且进行了探讨——因为过错我愿意接受惩罚,但任何人不能剥夺我的尊严,我有权选择至少    一位目击者证实惩罚的过程是否伤害到了我的尊严。这次小琼妮因为撒谎而挨了两巴掌会不会伤害到她的尊严,必须有“监刑官”证实。
  此事过后一个星期,道格拉斯因为工作一直忙到凌晨3点。早晨8点闹钟响时,他没起来,过了半个小时,女儿穿戴整齐地来到他的床前,说再不起床就赶不上幼稚园的班车了。结果,他们迟到了。园长微笑地问琼妮为什么迟到。道格拉斯找了个借口。琼妮却大叫是爸爸贪睡。道格拉斯很尴尬,向园长作了解释后又对女儿道歉。女儿说:“我接受你的道歉,但是你因为撒谎也必须接受惩罚。你现在有两个惩罚方式可以选择:一是取消本周末与辛蒂小姐的约会(辛蒂小姐是道格拉斯刚认识的女友);二是接受肉刑。”道格拉斯说,芭芭拉出差去了,没人当“监刑官”。这时,幼稚园园长出面了,说她愿意出任本次肉刑的“监刑官”。最后,道格拉斯向他的女儿——一个年仅5岁的美国女公民撅起了屁股……
  美国的斯特娜夫人是一位享有盛名的早期教育家,她在教育女儿维尼夫雷特的过程中,曾经发生过这样一则故事。有一天,孩子问斯特娜夫人:“我想到同学家里去玩,可以吗?”母亲说:“可以,但必须在12点半以前回来。”可那天孩子比预定的时间晚了20分钟才到家。斯特娜夫人见孩子回来了,她什么也没有说,只是指了一下墙上的钟。孩子知道回来迟了,马上歉疚地说:“是我不对。”吃完饭,孩子赶紧换了衣服,因为她每到星期二就要去看戏或看电影。这时,斯特娜夫人又让孩子看看钟,并说:“今天时间来不及了,戏和电影是看不成了。”孩子难过地流下了眼泪。斯特娜夫人并未就此止步,而是说了一句十分惋惜而又耐人寻味的话:“这真遗憾!”
  “这真遗憾”,面对孩子的过错,尽管斯特娜夫人只说了这寥寥几个字的一句话,并未采取其他任何处罚手段,但是使孩子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:母亲的要求如果是正确的,那就必须绝对照办,否则你就得为此付出代价。
  一个十二岁的少年,在院子里踢足球,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。邻居说:“我这块玻璃是好玻璃,12.5美元买的,你赔。”这是1920年。12.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蛋。这个孩子没办法,回家找爸爸。爸爸问:是你踢碎的吗?孩子说是。爸爸说,那你就赔吧,你踢碎的,你就要赔。没有钱,我借给你,一年以后还。在接下来的一年里,这孩子擦皮鞋、送报纸、打工挣钱,挣回了12.5美元还给父亲。这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总统,他就是我们熟知的里根。这是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的一个故事,他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,让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,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。